身在「美食當道」的時代,即使是位於東方的台灣島,飲食文化也逐步走向西化、精緻化。多數人對於「吃的品味」頗注重,不過,有多少人能掌握食物消化吸收及排泄的運作是否正常呢?我就是負面的例子啊!

整理這卷錄音帶,讓我對自己的身體有更多的認識,提供給朋友參考囉。






體內環保,從裡美到外!
美化腸道飲食2要素:高纖維、多水分


主講人/陳樞鴻醫師 國泰綜合醫院新竹分院外科部主任


不論你所品嚐的美食是精緻大餐或粗茶淡飯,都需經胃腸消化系統的吸收。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,當食物在我們口中咀嚼之後,穿過食道吞嚥至胃部,然後經十二指腸、小腸而到達大腸,最後再經由直腸從肛門排出。

由於我們每天必須攝取食物,以供體內各器官與細胞足夠的養分,所以腸道功能攸關著身體健康與否的重要關鍵。一旦腸道開始老化,身體的細胞也將隨之衰老,因此保養腸胃道的健康,顯得格外重要。

這整個消化道的總長度約為900公分,其比例約為人體高度的5至6倍。嚴格來說,小腸、大腸、直腸以及肛門,主要處理消化過程所產生的殘渣而後排泄。絕大部分的食物養分會在小腸被吸收,水分及部分電解質則是在結腸中被吸收;當食物抵達結腸下段或直腸之時,多已成為半固體狀,這就是糞便形成的過程。

如果食物能進出人體順暢,健康自然無恙。不過很多人會疑惑,究竟每天要排便幾次才算是正常呢?一般來說,排便頻率介於一天三次到一週三次之間都可算是正常。換句話說,如果一週排便少過三次,或者排便時困難和疼痛,排便之後仍然覺得肚子脹,似乎無法排便排得很乾淨,則可稱之為便秘。

長期便秘可能併發腹痛、腹漲等問題,進而發生口臭、放屁惡臭等現象。造成便秘有以下原因:
1、腸道的運動遲緩或受壓迫而阻塞:許多人罹患了大腸遲緩症,或者因為骨盆腔底提肛肌痙攣而致直腸肛門出口出現了阻塞的現象。中老年男性常因攝護腺過大而阻塞直腸,部分女性也可能因罹患子宮肌瘤或有子宮後傾現象而壓迫到直腸。

2、內分泌失調:女性朋友在生理期前後特別容易發生便秘現象,即是內分泌影響所致。

3、血管及神經病變:糖尿病患者後期排便困難,與血管及神經病變息息相關。

4、食物過硬,難以消化;攝取的水分不足、纖維素不足所致;缺少運動、睡眠不足、藥物影響等因素,現代人也由於生活壓力大,緊張繁忙,削減胃腸功能,導致大腸肌肉緊張。

由於造成便秘的原因眾多,所以在治療之前需先確定主因,才能對症施藥。目前的醫學檢測有:大腸鋇劑灌腸攝影、大腸內視鏡檢查、排便攝影等方法。若診斷為水分太少、糞便過硬所造成的排便不順現象,一般多採飲食改善處理之。

許多人雖常為便便問題所惱,卻認為便秘只是一種習慣,稱不上是疾病,就隨意服用瀉藥了事,致使便秘反復發作,小問題到最後卻釀成了大問題,錯失了疾病治療的黃金時期。

至於預防便秘的方法,在此建議以下三觀念:
1、攝取有利排便的食物:每天足夠的蔬果纖維以及八杯水,就是預防便秘的最佳方法。在眾多食物當中,又以粗製且富含纖維素者最佳,如時令水果及蔬菜。粗穀類、堅果類等,多食用不僅能消除便秘,還能因此控制體重。

2、養成正確的如廁的習慣:醫師多建議排便時間最好能在五分鐘之內解決。許多人即使無便意,卻會久坐馬桶之上閱讀書刊雜誌,這樣對排便情事似乎並無太大的助力。在此建議民眾最好能夠在感覺到有便意之時立即如廁解便,並且嘗試在每日的同一時間上廁所,當身體養成了習慣,大腸自然會慢慢「配合」行動,如此一來就能達到每天定時解放的目的。當然,如廁的環境若能提供放鬆、舒緩的空間設計,自然會對解便有加分效果。

3、定期運動排便更順暢:適量的運動量,可以增加腸臟蠕動能力,進而達到順利排便的目的。多做下腹部運動,譬如游泳、騎腳踏車、慢跑、爬山等,可提升腸胃道的蠕動機能;有便秘困擾者,可嘗試仰臥起坐或腹部按摩,以增加復壁肌肉的收縮力。




【深度看問題】
排宿便來減肥?

每個女人對體重數字總是斤兩要計較,女人也往往花費畢生心血於維持婀娜多姿的輕盈體態。因此,市面上出現了許多以「治便秘來減肥」的廣告訴求,宣稱如果體內有宿便數公斤,若能將之順利排出,同時也能達到理想的體重數字,這豈不是一舉兩得的好方法?

況且,養成每天如廁的習慣,對於忙碌的現代人而言,是一件難度極高的任務。由於宿便使得體內廢物無法順利排出,致使皮膚變差,進而引發了皮膚粗糙、暗瘡、粉刺等美容問題,因此許多愛美女士對於這些排宿便減肥法更是趨之若鶩。

事實上,如果需要借用外力來治療便秘,譬如服用幫助腸胃蠕動的藥或浣腸塞劑等方式,畢竟並非長久之計,況且藥物過量服用難免傷及身體。當你在服用各式減肥藥劑時,請特別留意說明欄中是否添加了瀉藥成分;若是長期服用摻有瀉劑的減肥藥,日後你的健康自然會大打折扣,因此在選擇好稱健康食品或排宿便減肥藥劑時,不可不慎。

維護腸道健康最基本、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以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,如青菜、水果、不具熱量的蒟蒻等高纖維食物,同時也要飲用充足的水分,然後再輔以規律的運動,自然能夠一體順暢,向惱人的便秘問題說拜拜!(陳樞鴻主講)




【保健指標】
評估腸道老化程度

每個人都想擁有健康腸胃環境,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,腸內的有益菌數量會愈來愈少,有害細菌則不斷增加,腸道也因此隨之逐漸老化。

如何才能知道自己腸道的健康狀態呢?這方法其實很簡單,從觀察每天大便的顏色、味道、量、形狀及硬度就可以自行衡量。

顏色:愈近黃色愈佳,愈深褐色腸愈老;長期黑便或血便時,可能消化道有潰瘍或腫瘤,請特別留意。

氣味:若是大便時經常聞到刺鼻的酸臭味、焦臭味或是腐敗味等惡臭,就需留意。

形狀:多成條形,正常的大便直徑約二至三公分,軟便或是兔子般顆粒的大便,多為腸道健康有異的現象。

分量:每次的量二至三條,太多太少都不好。
(諮詢陳樞鴻)




【紙上問診】
懷孕後期婦女防痔瘡 改善肛門部位血液循環

問:罹患痔瘡的因素有哪些?是不是男性會比女性更容易罹患痔瘡呢?

答:若是排便習慣不佳,經常發生腹瀉或便秘情事,往往腸道健康也會跟著出現問題。排便看似一件簡單的動作,事實上,它牽動了相當複雜的神經傳導系統與肌肉收縮舒張的結果。

痔瘡是現代人常見的隱疾,在醫學上的定義,指的是發生在肛門部位的血管靜脈曲張。痔瘡的導因,多為肛門口的靜脈叢曲張以及其懸吊結締組織系統之破壞所引起,外觀呈腫塊狀,致使排便時經常出血。許多罹患慢性病的年老患者,經常久臥,也多會伴隨痔瘡症狀。

男女罹患痔瘡的原因各異。男性朋友多因工作熬夜、應酬多、作息不正常等因素,造成排便習慣不佳而產生痔瘡現象。至於女性朋友,特別是懷孕婦女或是生育多胎婦女,由於懷孕後期腹中的胎兒重量會壓迫到腹腔中的血管,造成血液回流現象不佳,以致懷孕末期出現肛門嚴重腫脹的病症。此外,漲大且過重的子宮也會直接影響直腸末端,阻礙大便排泄。因此在此建議懷孕婦女不妨在每日便後及沐浴時,用溫水沖洗肛門三到五分鐘,以期改善肛門局部的血液循環。(陳樞鴻回答)

【文章原載於2004年12月17日出刊的美麗身心周刊】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wallow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