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育新生命是女人最神聖的使命。由於現代社會少子化的影響,每個新生命,不分男女,都是父母親的心肝寶貝。女人在十月懷胎的孕期裡,除了身體曲線的變化外,內在情緒的微妙起伏更為複雜,準爸爸們更要加倍關懷與呵護啊。

在此,向每位偉大的媽媽們致敬!
準媽媽們,也希望這篇文章對妳有所助益。





別有孕味!
談孕期的營養保健


主講人/張景文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科主任


談及女性婦科的生理結構,包括子宮、卵巢、輸卵管以及陰道。當一位女性的生理發育成熟之後,大約每隔28天就會出現月事週期。月經的調節是受卵巢及腦下垂體的荷爾蒙所控制,月經通常因人而異,所以差別頗大。

基本上,月經來潮的第一天是子宮內膜最薄的時候;之後,子宮內膜將慢慢地持續增厚,稱為增值期;到了第14天開始進入分泌期,此階段的子宮內膜像海綿般充滿彈性,一旦順利受孕,以利受精卵或胚胎著床,自此開始了新生命的發育成長。

相對地,若無受精卵於子宮內膜著床時,接下來月經便會來臨,就是週期性荷爾蒙變化所產生的週期性子宮出血。月經的排出物,是由剝落的子宮內膜血液、子宮頸與陰道的分泌物及部分自溶的細胞碎屑所組成,這些物質也就是孕育生命的營養基地。


懷孕初期攝取稀有維生素 有利胎兒發育生長

當男女進行性行為時,每次男性的射精量約3至5cc,大約有2至4億個活動精子。然而女性卵子有一重要的防禦機制,一次受孕只容許一隻精蟲進入,此時男女單細胞結合後就形成了雙套染色體。至於新生命的性別,則依男性的精蟲所決定。

一般而言,女性懷孕的孕期約280天。孕期達三個月時,胎兒僅重20公克;在四個月時,平均約100公克。懷孕五個月時,從超音波下觀察胎兒的平均身長約25公分,四肢發育已完成,此時體重約250公克。當懷孕六個月時,胎兒體重增加至500公克;七個月時則達800公克。

根據臨床統計的數據顯示,寶寶體重的三分之二是在最後三個月生長的。因此,在懷孕初期只需留意稀有維生素的補充是否足夠,一般只要維持飲食均衡即可。懷孕七個月之後,孕婦則以補充蛋白質、鈣質、鐵質為主。

談到婦女生產的三要素,包括了母親骨盆的大小、胎兒的大小,以及孕婦在生產過程中自身有無將胎兒往外擠出的力量。雖然民間普遍流傳著一人吃兩人補的觀念,在此建議孕婦的第一胎以3000公克上下為基準,若是孕育過重的胎兒,可能會使孕婦在生產時面臨更大的苦難。由於現代婦女朋友的運動量及忍痛指數明顯偏低,故在懷孕期間能控制腹中胎兒的重量,能降低艱難產的發生機率。


孕婦八大營養素 缺一不可


人體能量的來源,主要仰賴八大營養素,身為孕婦更是不容缺乏。其中鈣質是強化骨骼的主要成分,以牛奶、優格為大宗,一杯250cc牛奶約含300gm有效鈣質,懷孕婦女(特別是在懷孕後期)一天需攝取1000gm鈣質(約兩杯牛奶或豆漿)才能足夠自身及胎兒所需。孕婦所需的維生素C,則可從各類蔬果中攝取。大豆、荷蘭芹、柳丁等食材含豐富的維生素B1,可以促進糖類代謝功能、預防腳氣病及浮腫現象。維生素B2可以幫助蛋白質脂肪或是糖類的新陳代謝,可預防口腔炎、口角炎及皮膚炎。而紅蘿蔔中富含維生素A,可預防乾眼症、提高免疫力。

懷孕婦女由於下腹部的擠壓,也常會有便秘的問題,因此在飲食中應注意增加纖維質的攝取,並攝取足夠的水分。此外,食鹽中含大量的鈉,孕婦若能留意鉀的攝取,可以成功將鈉代謝出來,避免孕期過度水腫或脫水現象;水果中的香蕉,即含有豐富的鉀質。值得注意的是,若是孕婦長期貧血,缺少鐵質,除了寶寶發育不良以外,母親可能會出現許多併發症;菠菜、葡萄乾、豬肝就是鐵質攝取的代表。


孕期體重增加 9至13公斤為宜


唯有健康的母體,才能孕育出健康聰明的寶寶。許多孕婦十分關心,到底懷孕過程增加多少體重才算是最恰當的呢?基本上,母親在懷孕期間體重過輕的話,不僅會出現母體虛弱現象,胎兒還會有營養不良、影響生理及智力的發展。相反地,母親過重者易出現糖尿病、高血壓等病症,生產出現艱難產的機率較高,也提高了產後體重恢復的困難度。

因此我們建議孕婦整體體重的增加以9至13公斤為宜;前三個月增重1公斤,之後的懷孕週數均分為二,此二階段的體重分別增加5至6公斤。若是母親在懷孕前的體重明顯過輕,則需要以3、6、6公斤為增重標準。假使母親的脂肪質過高的話,則建議以1、3、3整體增重7公斤較為適當。




【孕事小百科】
有喜了嗎?HCG濃度看分明

當受精卵完成結合,順利於子宮內膜著床之後,胚胎便開始發育。由於母體的血液提供胚胎發育所需的營養,而最早期的胎盤細胞開始繁殖,同時分泌HCG胎盤荷爾蒙。此項荷爾蒙會進入母體血液,再經母體腎臟從尿液中排出。因此,最快在懷孕的3至4天內,就可藉由驗尿測知是否懷孕。

觀察HCG的濃度,自懷孕起每隔一天半就會上升一倍,至懷孕第八周時,驗血時也能得到高指數,也可藉此判斷是否懷孕。(張景文主講)




【孕期食有方】
懷孕戒咖啡 胎兒更健康


咖啡、可樂、濃茶是現代人常喝的飲料,這些含咖啡因的飲料,卻可能是腹中胎兒的剋星。曾有研究指出,孕婦若每天飲用4杯或以上的咖啡,足以令流產的機會增加1倍;即使能夠順利誕下胎兒,胎兒往往都會比較瘦小。

其他孕婦應盡量避免攝取的食物,還包括脂肪過多、過鹹或醃製的食材等。針對辣椒、胡椒、咖哩等具刺激性的食品的攝取,適量為宜。對於可能促進子宮收縮的食物,如麻油、薏仁、九層塔等,也需盡量迴避,以減少小產的機率。至於懷孕期間一定要戒菸戒酒,以免影響寶寶的健康。(張景文主講)




【紙上問診】
問:如何才能推算正確的預產期呢?

答:談到預產期推算這個問題,一般來說,計算的公式如下:以最後月經的來潮國曆的日、月份,減三或加九,日數加七,即為預產期。不過,這個公式是基於孕期為四十週的道理,因此包含了兩週的尚未受孕期。如果孕婦的月經週期為四十二天,或是婦人平時的月經不規則,推算的預算期可能會出現誤差。幸運的是,由於超音波的問世,解決了這個難題。

雖然目前全民健保只給付懷孕二十週的超音波產前檢查,站在專業婦產科醫師的立場,則建議婦女在懷孕期間至少需檢查三次。第一次超音波掃描建議是在懷孕初期,觀察胚胎著床的位置是否正確,以玆篩選子宮外孕或胚胎異常的症狀。在懷孕20週時,可進行第二次超音波檢查,觀察胎兒發育是否正常,同時確認正確的懷孕週數。到了懷孕末期,再掃一次超音波以確定胎兒是否太大或太小,有利生產各項相關事宜的準備,這對臨床觀察來說,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。(張景文回答)

【文章原載於2005年1月14日出刊的美麗身心周刊】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wallowsk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